铁山 27℃~21℃ | 空气质量: 优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报告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5-01-18  来源: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5116在铁山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起始之年,也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多重考验、艰难爬坡过坎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始终突出“调结构、强后劲、增活力、惠民生”的工作思路,抢抓机遇,克难攻坚,经济社会发展在新常态下实现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全年预计完成地方生产总值36亿元,增长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亿元,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1亿元,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亿元,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2亿元,增长13.3%;外贸出口2650万美元,增长65.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万元,增长9.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5%以内;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3.5%。主要成效是:

——发展后劲不断积蓄。最大限度发挥“招商顾问”和“招商专班”作用,积极推进冶金建材、机械电子、文化旅游、商贸物流四大产业链招商,中国国电、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等20家知名企业与我区签订投资意向协议,英利集团、圆宁实业等10家企业落户铁山,鑫峰特钢、鹿峰鞋业等5家本土企业实现扩规升级,全年发展各类市场主体938户,引进各类资金26亿元。继续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笔经费、一抓到底”的工作协调机制和项目“捆绑落地”推进机制。英利光伏发电、楠田模具、永信玻璃、晨科饲料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全年新注册重点项目7个,新投产重点项目5个,新开工重点项目5个,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东贝集团新增2件湖北省著名商标,金朝阳粉末有限公司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商贸旅游再上台阶。铁城旅游逐步打响,铁山区荣获全省“矿冶文化之乡”称号;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与中惠旅集团初步达成托管协议;熊家境社区组建旅游合作社,完成3家农家乐试点改造和登山步道一期工程建设,熊家境被评为“十大荆楚最美乡村”;元宵激光音乐秀、第三届槐花旅游节、幸福湖北之旅系列活动之“青年幸福爱情之旅”等活动成功举办,全年吸引游客50万人次。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紫薇商业街成功引进特色餐饮单位10余家;巨都财富广场产权式酒店已正式对外营业;紫薇花园、欣欣家园、紫竹家园等房地产开发项目有序推进;流金岁月、百分佰等商业业态得到改造升级,全年新增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5家、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5家。

——园区平台得到夯实。不断完善城区功能,积极推进“三区”建设,打造产业发展平台。东区工贸新城顺利完成了总体规划的调整和熊家境旅游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西区科技新城有序推进了高梁湾还建楼建设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南区生态新城完成了区域发展规划调整和土地整理规划编制工作,评审通过了工矿废弃地土地整理施工方案和安全评价方案,并正式启动土地整理、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等工作。

——生态建设效果明显。铁山—还地桥工矿废弃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一期示范工程全面完成,107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工程顺利开工。“一园一带”建设有序推进,北纬30度生态公园改建工程和光谷大道合欢带建设项目全面完成。全面完成“创森”工作任务,全区造林绿化合格面积1023.1亩。“五边三化”成效显著,全市综合排名第二,计划关停的17家“五小”企业全部关闭,计划整治的22家重点工业污染源全部治理完毕,全区减少粉尘排放280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000吨,减少污水排放1500吨。

——城市管理日益精细。“五城同创”工作成效显著,城区卫生社区创建工作在全市率先实现全面达标,城市综合管理在全市排名第一。市政设施得到有效维护,铁金港源头段整治工程、陈来臣道路及排洪渠改造工程、三岔路社区道路改造工程、铁贺路升级改造工程、创卫社区设施改造工程等全面完成。东方大道和106国道西段路灯顺利纳入市管范围。铁山“矿韵盛世”园林作品荣获黄石首届园博会艺术金奖。铁山区联合治超点全面建成,共查处超限超载车辆85,道路抛洒现象得到有效治理。

——改革创新不断深化。继续深化“大部制”改革,积极推进“局委合一”,“三区”管理体制得到进一步优化。不断深化“大部制”改革,积极组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整合区社区管委会和区民政局。国有资产管理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及所办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全面完成。积极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平安铁山建设顺利推进,各类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13.38%,各类信访问题下降10%社会治安群众满意度和知晓率在全省排名第八,全市排名第一。

——民生事业逐步改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区参加失业保险3710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净增1218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8880人。扎实抓好就业创业工作,全年新增就业3638人,帮扶成功创业434人,带动就业1614人。切实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开展各类检查219次,查处违法行为11起。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石灰石矿棚户区公租房、陈来臣还建房已基本分配到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区4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标准化学校省定标准,并高分通过国家教育部发展复评验收,顺利通过省教育厅“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区”考核。基本药物制度规范实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严格落实各项计划生育政策,全区符合政策生育率92.27%,出生人口性别比99.15。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全年免费为贫困残疾人配发辅助器具100件,服药救助卡127张,家庭无障碍改造15户。密切关注弱势群体,全年累计发放城市低保金732万元,发放大病、医疗救助70万元,发放老年人高龄津贴84万元。不断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1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正式投入使用。区人民武装办公营房规范化建设已经完成,国防动员和民兵工作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两化”建设稳步推进,“六打六治”成绩显著。铁山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免费对外开放。全区档案工作成功争创省一级。全市首条微循环公交线路顺利开通。铁山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省社会救助工作示范城区”。胜利路社区“我爱我楼”项目在省民政厅举办的首届社区公益创投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在民政部举办的志愿服务培训班上我区作了典型发言。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中,因主次干道安装视频监控A类探头需要与黄石“平安城市”监控系统互联互通,目前正在进行招投标尚未完全完成,其余9件实事全部完成。此外,双拥共建、精神文明、民族宗教、妇女儿童、青年、编制、统计、物价、工会、科普、审计、民防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行政效能明显好转。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和市委“六点要求”,政府党组通过开门搞活动、聚焦“四风”查问题,共清理不规范文件23政府发文数量下降42%,“三公”经费支出下降34.5%,腾退办公用房面积5600多平方米,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95。狠抓政府系统廉政建设,查处违纪违规案件13起,给予党纪处分9人、政纪处分5人,干部作风明显转变。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积极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全年办理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建议118件,政协委员提案102件,见面率、办复率和满意率均达100%,政府执行力进一步提高。此外,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教育,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城区发展基础薄弱的情况下,我区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凝聚了全区上下的心血和汗水。借此机会,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向全体企业家和武警消防官兵、公安政法干警,以及所有关心支持铁山建设和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在新的经济常态下,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要素瓶颈制约较多,项目落地难、投产难,转型发展任务依然艰巨;区级实体经济不够强,可用财力不足,人民群众密切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交通出行问题和民生投入问题近期还无法彻底解决,等等。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不掩饰、不回避,进一步研究强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5年工作安排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新的一年,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难度将更大,遇到的问题将更多,面临的形势将更为复杂,铁山经济社会发展也必将迎来新挑战。但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制度红利不断释放,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深入实施,特别是湖北省工矿废弃地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以及铁山区被纳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双十工程”的契机,将为铁山新一轮开放开发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和广阔空间。对此,我们必须不断增强机遇意识、进取意识、担当意识,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增强新信心,勇于担当,谱写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为主线,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保障,牢牢把握“三维纲要”总体要求,加速“三区”开发,加快项目建设,提升精细化管理,改善生态环境,为建设美丽生态新铁山、打造世界铁城而努力奋斗。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15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方生产总值增长9.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2%以上;外贸出口增长11%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5%以内;确保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根据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今年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增强发展后劲为目标,突出工业主导地位,着力做大区域经济总量

扩大对外开放。继续抢抓沿海产业转移和武汉实施全产业链发展机遇,紧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武汉城市圈等重点区域,围绕冶金建材、机械电子、文化旅游和商贸物流四大产业链开展招商活动,努力在引进项目资金上取得新突破。继续发挥“招商顾问”和“招商专班”的作用,积极跟进光谷东高端装备产业园、中国国电风力发电、照明电器产业园等已签约项目,力争全年新签约重点项目不少于10个,新注册重点项目不少于4个,新开工重点项目不少于3个,新批外资企业不少于1个,实际到位内资突破20亿元。

推进项目建设。以西区科技新城建设为重点,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为企业生产提供“保姆式”服务,力争英利光伏发电、铁城环保、晨科饲料、楠田模具等项目当年实现投产达效。立足“十三五”发展要求,密切关注中央、省市一系列宏观政策动态,积极对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主动策划储备一批事关铁山改革发展全局的大项目、好项目,力争有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省市“十三五”规划的笼子。开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模范区创建达标活动,继续加大项目供地协调力度,不断提高项目供地率。

扶持企业发展。扶持本土民营企业发展,确保在产业资金引导、专项资金申请、融资服务、土地使用、能源配置、园区入驻和闲置资产开发利用等方面给予支持,在提高社会认知度上给予弘扬,使本土民营企业家在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力争全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000户以上。协调好、服务好辖区国有企业,支持大冶铁矿提高产业创效能力,确保企业有序开采和达标排放;支持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加快推进闲置资产的开发利用,确保国家级地质实验室建设全面启动实施;支持东贝太阳能公司生产单机太阳能产品,支持东贝制冷公司生产厨房冰箱和各类制冷器具。

优化工业结构。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积极促进福星铝业、鑫峰特钢、盛冶薄板等传统优势企业提档升级,力争全区冶金建材、机械加工等优势产业占工业的比重达到70%以上。以黄石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省级重点产业打造为契机,切实加速培育我区光伏特色产业,加快推进英利集团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项目和东贝太阳能公司光伏逆变器项目建设,努力打造华中地区光伏产业基地,力争全区光伏产业占工业的比重达到10%以上。

(二)以加快产业转型为重点,加大商贸旅游开发,着力推进旅游强区建设

做实特色旅游景点。以东区工贸新城建设为重点,全力支持中惠旅集团投资管理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开发更具特色的体验性、参与性项目。发挥熊家境旅游合作社作用,切实推进农家乐改造工程、东景路二期和其它配套服务工程建设。开发特色旅游景点,推进旅游综合体二期、喻家垅文化产业园、国家级旅游健身登山步道和山地自行车赛道等旅游项目建设,挖掘盛洪卿古村落和“八街十六巷”等旅游资源。

弘扬独特文化品牌。以铁山被评为湖北省“矿冶文化之乡”为依托,深度挖掘矿冶文化、乡村文化和佛教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支持开发矿冶文化工艺品。与此同时,积极发挥民间文化体育协会组织的作用,切实增强主题产品的体验性、参与性、娱乐性,着力编排一批以地方历史事件为主题的特色节目,进一步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互动,让游客直观感受铁山历史人文特色。

加大旅游活动宣传。围绕打造世界铁城的目标定位,切实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通过围绕黄石一日游、二日游线路的开发,努力将矿山公园、熊家境等景点纳入旅游线路,不断提高铁山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通过积极筹备第四届槐花旅游节和世界铁城钢雕、尾矿沙雕艺术节,以及铁城自行车赛、铁城美食节等旅游节庆活动和篝火晚会、帐篷节等民俗文化活动,不断提升铁山人气。

配套商贸服务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引擎”带动作用,不断提升旅游经济占GDP的比重。重点推进原区政府、原经信局、601地质队等闲置地块的开发和金角商业广场、巨都财富广场、欣正商业广场、宏泰时代广场、地质广场商业综合体建设,加快程君翊、向阳路、紫薇花园等特色美食街改造升级步伐,确保全年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5家,新增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5家。

(三)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底线,实施生态治理工程,着力推进工矿废弃地综合开发

加速生态新城建设。牢固树立“绿色决定生死”的发展理念,积极抢抓黄石工矿废弃地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被纳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行动方案(2014-2015年)的契机,科学编制生态铁山概念性规划和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并通过不断创新投融资机制,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现有企业基础和社会力量,积极推进工矿废弃地整治开发,促进南区生态新城早日建设。

加大生态环境治理。继续推进“五边三化”环境治理工程建设,重点对已关停的“五小”企业和重点整治的工业污染源开展回头看工作,对106国道和铁贺路两边污染情况进行挂牌督办,对已申报的土壤修复治理项目进行重点跟踪,力争当年完成“五边三化”三年行动目标任务总量的75%以上。大力推进“绿满铁城”行动,确保全年实施封育改造面积达到5000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绿地率达到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14平方米

加强节能减排目标管理。大力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切实抓好重点领域节能节水管理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级新能源和循环经济示范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开通环评审批“绿色通道”,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着力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及产能过剩项目,积极淘汰黄标车,努力实现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环境空气质量逐年改善。

加快工矿废弃地综合开发。继续以建成全国一流工矿废弃地综合开发试验区为目标,全面完成铁山—还地桥工矿废弃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一期项目和107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工程的建设任务。并通过多方争取,积极推进铁山—还地桥工矿废弃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一期续报项目和工矿废弃地土地调整利用试点工程建设,力争2-3年内全区整治工矿废弃地面积超过4000亩,恢复林地面积超过2000亩,恢复建设用地面积超过3000亩。

(四)以提升城区功能为核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精品样板城区

突出规划引领作用。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努力在细节上体现城市整体形象,在特色上彰显铁山矿冶文化。继续突出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管控作用,以黄石对接武汉为契机,突出理念对接、规划对接、设施对接、产业对接和环境对接,切实找准结合点和突破口,努力寻求对接武汉新途径。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重点实施西排港改造工程、铁贺路排水工程、城市主干道和人行道改造工程、背街小巷升级改造工程、交通路网完善工程、北纬30度生态公园续建工程、大广高速铁山段入口绿化工程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全面协调建成东方大道、光谷大道和大广高速连接线铁山段,积极争取铁山至黄石北站开通公交线路。

改善城区环境面貌。深入推进“五城同创”工作,继续开展违章占道、违法建设、广告杂乱、乱抛乱洒、夜市管理、建筑工地管理等专项整治行动,力争实现各项创建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全面开展联合治超执法行动,全力遏制车辆超限超载、乱抛乱洒等现象发生。按照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新标准,制定三年行动方案,确保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复查和国家卫生城市省级考核。

打造精品样板城区。继续深化城区精细化管理,着力加强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努力实现城市建设工作从以投入为主的建设阶段,向以精细化为主的管理阶段转变。加强市政设施维护,落实“日巡查、周梳理、月考核”管理工作要求,确保各项设施完好无损。突出城管执法,强化队伍建设,确保实现市容管理精细化、拆违控违常态化、建筑工地规范化、抛洒整治法制化。

(五)以保障改善民生为根本,加大社会事业投入,着力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推进就业创业工作。全面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大力实施科技孵化创业、大学生引领创业、返乡农民工回归创业“三大创业计划”,着力打造3条特色创业街。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健全服务企业用工联动机制,不断增强创业小额贷款基金扶持力度,确保全年新增就业2800人,帮扶成功创业350人,带动就业1000人。加强就业指导、信息服务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确保全年实现就业创业培训1000人。

切实保障改善民生。进一步提高社保覆盖范围,确保劳动监察面达80%以上,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1%以上,劳动纠纷案件受理率和按期结案率保持100%。切实加强社会救助工作规范化建设,全面清理低保对象,努力做到应保尽保。不断加大残疾人帮扶工作,提升社区康复服务站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大理石厂、二水、军水、地质队等棚户区改造工作。推进天然气入户工作。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档升级活动,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探索“医养结合”新型公共卫生服务模式和新型养老服务体系。继续做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突出“两非”和违法生育案件查处力度,严格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扎实做好社区换届选举工作。努力争创第二批“全国老年气排球之乡”。

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加强和改进信访维稳工作,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努力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对接。坚持首善标准,深入推进平安铁山创建,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反暴恐能力,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着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化、数字化建设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深入开展“无传销社区”和“12315消费维权示范站”创建活动。全面推广“我爱我楼”活动。大力推进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全面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

此外,认真办好政府实事:1、安排14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社区惠民工程”。2、实施“豆制品放心工程”。3、实施“绿色家园”工程,推进社区庭院绿化工作。4、新增3条特色创业街。5、升级改造公租房160多户,新建保障性住房120多套。6、城区背街小巷实施道路“亮灯工程”。 7、新增20个城区公交候车亭。8、建设铁山人才公寓楼。9、新建4个标准化社区警务室。

与此同时,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继续做好人民武装、双拥共建、民族宗教、妇女儿童、青年、统计、物价、档案、编制、工会、科普、民防等方面工作。

 

三、政府自身建设

 

(一)依法行政,全力建设法治政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思考处理问题,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让法治精神始终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实行严格行政问责制度和法律顾问制度,大力整治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现象,严厉查处失职、渎职行为,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二)勇于担当,全力建设诚信政府。不断强化诚信意识,弘扬诚信美德,着力打造公平正义、重诺守信的政务环境。完善目标责任考核评价体系,推行绩效管理。建立完善以结果为导向的工作落实机制和常态化社会评议评价机制,不断提升政府执行力。建立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和债务偿还机制,切实提高政府公信力。

(三)转变职能,全力建设服务政府。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制定政府权力清单和简化办事程序,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公车制度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改进作风的一系列制度措施,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切实改进部门工作作风。

(四)从严治政,全力建设清廉政府。深入贯彻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切实强化财政资金管理,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开支,积极提倡勤俭办事。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完善权力制衡机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继续加大重点领域的资金监管,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的监督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树立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任何困难都挡不住铁山人民突破奋进的脚步,任何挑战都撼不动铁山人民跨越发展的决心。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以只争朝夕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开拓创新,奋发进取,为全面建设美丽生态新铁山、打造世界铁城而努力奋斗!